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廣元:讓大众既能“看得見”又能“摸得著”的“宜居”

来源:火狐体育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06 14:37:26

  雨水順著透水磚悄然滲入地下,曾經“雨天看海”的老舊小區现在路面干爽﹔加裝的電梯平穩運行,白叟不必再為爬樓发愁﹔鄉村裡新修的供水管道直通家門,干淨的自來水潺潺流动……

  “曾经下大雨,小區門口積水較多,現在有了透水的当地,雨水一會兒就不見了!”10月31日,在廣元市利州區廣州路的劍南公寓,居民李阿姨踩著墨綠色的熱熔膠型路面,指著綠化帶裡的雨水花園和小區內的排水縫笑著說。

  從城市长幼區的“逆齡煥新”到鄉村院子的“環境升級”,從市政路途的“脈絡暢通”到數字網絡的“全域覆蓋”,2025年以來,廣元市以40件民生實事為抓手,聚集7件19項城鄉宜居目標加快推進,用實打實的工程進度與看得見的日子變化,讓千萬群眾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现在,這場關乎“住有所居、居有所宜”的民生攻堅答卷正缓缓展開,宜居圖景在城鄉大地上愈發明晰。

  10月26日,筆者在利州區翡翠城小區看到,部分樓棟已完结電梯加裝,電梯新裝工程也正在進行中。家住6樓的張老先生不必再為買菜爬樓发愁:“曾经買袋米得歇兩回,現在電梯直達家門口,這真是給我們晚年人辦的實事!”這樣的“笔直便当”正在廣元多個老舊小區演出——到9月底,300部既有住所增設電梯已悉数開工,竣工294部﹔92部舊住所電梯更新項目已竣工85部,用“一鍵直達”的便当破解了晚年居民的“上下樓難題”。

  老舊小區改造不止於“補短板”,更在於“提品質”。本年計劃改造的150個城鎮老舊小區中,141個已順利開工,完结率達94%。這些改造並非簡單“刷牆鋪路”,而是融入海綿城市理念:郵政公寓小區鋪設透水鋪裝,雨水落地即滲﹔南河大街電力小區改造雨污分流管網,告別“污水橫流”。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正通過供排水、燃氣、通讯等基礎設施的同步更新,逐渐達到“川居好房”標准,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的跨过。

  住宅保证網也在同步織密。2122套(間)保证性租賃住宅已悉数開工,這些散布在東壩、萬緣等城區中心片區的住宅,均配套建設社區服務中心、便民超市等設施,將為新市民、青年人供给“租金可負擔、日子更便当”的穩定居所﹔现在項目資金已按工程量逐渐撥付,預計下一年上半年可陸續交付运用。

  10月21日,在興安路进步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轟鳴作業,供水、通讯管網遷改有序推進。作為跨年度重點項目,這條連接廣元中學與育才路的主干道,现在已完结路面底層鋪設,正進行人行道下新建電力管網、通讯管網的鋪設改造。“现在已完结20%工程量,年末前能實現半幅通車。”項目技術負責人謝久安介紹。與此同時,環城北路(瞻鳳路)改造完结EPC招標,已進場開展拆遷作业﹔老城區南、北街改造將於12月底前悉数竣工,未來老城區將既有“煙火氣”,又有“新生机”。

  城市的“顏值”进步,藏在每一條步道、每一段岸線裡。兩江四岸4.5公裡綜合改造已悉数竣工,旧日雜草叢生的岸線變身“步步皆景”的休閑帶——清晨有白叟在親水途径打太極,黄昏有年輕人沿著步道夜跑,真实實現了“還岸於民、還綠於民”。東壩、南河片區的13條市政人行道海綿化改造也進入收尾階段,海口路、天源街、萬育街等12條路途已完结改造,透水磚、植草溝的設計讓“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成為現實,僅剩的東苑路人行道改造預計11月底竣工。

  全民健身設施的“補位”讓市民日子更具生机。15個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項目已悉数竣工,在雪峰社區公園,嶄新的散步機、太極揉推器一字排開﹔在萬緣體育廣場,乒乓球台、籃球場全天候開放,讓市民輕鬆實現“在家門口健身”的願望。

  水利設施的完善,為鄉村振興注入“活水”,全市30座提灌站提早兩個月完结悉数建設任務。本年昭化區建成王家河提灌站、文華水庫提灌站兩座水利設施,成功新增和恢復農業生產用水面積0.11萬畝。得益於清水鎮文華村文華水庫提灌站的建成,該村110余畝水稻本年迎來大豐收﹔而昭化區元壩鎮紫雲村王家河提灌站8月底完结竣工驗收並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可滿足450余畝獼猴桃園區用水需求。此外,全市74座病險水庫、46座重點山坪塘均已開工整治,通過清淤、加固、防滲處理,大幅度的进步防洪灌溉才能,讓“靠天吃飯”的日子一去不返。

  農村人居環境的“顏值革新”同樣精彩。在昭化區青牛鎮團結村,施工人員正為乡民家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曾经的旱廁又臟又臭,改造后干淨又衛生,還能漚肥澆菜!”乡民李大姐主動幫忙搬運资料。到现在,全市2813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任務已完结2216戶﹔77個行政村日子废物污水管理項目已悉数開工,污水資源化使用設施的建設讓污水不再隨意流动,鄉村院子逐渐實現“院子美、村庄淨、生態好”。

  農村供水保证也在持續加強。劍閣縣供水站升級改造正加緊推進,已建成2000立方米調節池、100立方米清水池及7口清水池,185公裡供水管網像“毛細血管”般延伸至周邊村庄,讓乡民用上了“放心水”。本年以來,全市已建成農村供水工程62處,潺潺清水不僅解了乡民的“飲水憂”,更給農田灌溉添了“保证網”。

  “現在在村裡開直播,信號一點不卡,直播間人氣渐渐漲起來了。”在劍閣縣沉香鎮經營家庭農場的李朝劍,把營銷途径搬進了直播間。這一便当得益於“滿格天府”專項行動——到9月底,270個通讯基礎設施項目已完结241個,4G、5G信號覆蓋到村到戶,讓乡民們不僅能順暢刷視頻、開直播,還能通過“掌上政務”辦理社保、醫保等業務,數字紅利正加快流向鄉村末梢。

  城市水環境管理也在同步推進。東壩雪峰、萬緣片區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已完结2.9公裡管網建設。“曾经部分小區污水直排河道,現在管網連起來,污水統一處理后再排放,河裡的水都變清了。”市住建局作业人員羅映壯介紹,項目悉数竣工后,將進一步改进嘉陵江、南河沿岸水環境質量,讓城市“母親河”煥發新生机。

  “從小區電梯到鄉村管網,從城市路途到河边景觀,每一項實事都瞄准群眾最火急的需求。”市住建局副局長張子富表明,下一步將針對未竣工項目树立“周調度、月通報”機制,倒排工期、挂圖作戰,確保年末前圓滿完结既定任務。

  现在的廣元,無論是城市裡的透水步道、鄉村裡的清水管網,還是社區裡的健身器材、村庄裡的通讯基站,都在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書寫著“宜居”二字,為廣大群眾繪就更夸姣的日子圖景。(吳敏佳)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