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村庄院舍错落有致,宽广的工业路弯曲山间,房前鸡鸭寻食,田间稻浪翻涌。盛夏时节,南充市西充县仁和镇马龙村处处涌动着生机与生机。这个曾因青壮年外流而略显沉寂的小山村,现在在党建引领下,正将安排优势转化为开展动能,经过唤醒熟睡资源、培养亮点工业,奏响昂扬的“强村富民”乐章。
七月酷日炙烤着大地。在马龙村的一处坡地上,两台旋耕机正轰鸣作响。村党支部书记庞仁聪带领10余名党员顶着酷日,挥锄整理旋耕机“够不着”的坡边杂草。不到20分钟,原先硬邦邦的荒地便面目一新。
“赶在10月前种下经济作物,到时候这片土地一定会大变样!”歇息间,脸庞晒得乌黑的庞仁聪抹去汗珠,眼中期望闪烁。
眼前这片土地,此前因承揽业主运营不善变成了低效工业园,这让庞仁聪非常挂心。“村两委”重复协商,寻觅出路。起色出现在本年2月,村上成功争取到县委安排部“村团体经济开展要点村”项目。庞仁聪决断决定——村团体接手,退园还耕,激活本身“造血”功用。
这份底气,源于马龙村党支部坚实的安排堡垒——作为跨三乡(镇)兼并的大村,马龙村3个党小组、71名党员拧成了一股绳,咱们想在一同、干在一处,密切联系大众,一直冲锋在前。“‘光脚书记’名不虚传!”一位业主回想,“大春出产那一段时刻找庞书记,他总是挽着裤腿、光着脚在田里忙活,一身的泥水,因而得了‘光脚书记’这个外号。”全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的身影,是田间地头最寻常的景色。
在镇党委指导下,马龙村团体经济开展蓝图逐步清楚:建立马龙村团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盘活400余亩低效工业园栽培粮油,200余亩水田开展“稻鱼共作”和两季栽培;出资100余万元购买农业机械组成农机服务队,训练农机手服务本村及周边;建造集烘干、面条加工、米面精制、豆类深加工于一体的工业链,培养村团体经济自主品牌;购买鸡鸭苗免费发给乡民,供乡民饲养增收,并借力“网红”带货拓展销路……
“现在,咱们的农业机械已悉数到位,正安排村上青壮劳动力进行训练,土地平整估计8月底完结。”庞仁聪掰着手指细算增收账:下半年栽培的400余亩油菜、小麦、豆类收成后进行精深加工,估计出售额可达30万元,下一年200余亩稻虾田一年大约能发生20余万元收益,收买加工乡民农产品一年约创收5万元……“未来咱们将量体裁衣继续强大团体经济,带动更多乡民增收致富,让马龙村的明日更夸姣!”谈及未来,庞仁聪言语坚决、决心满满。
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在该村的柑橘栽培基地里,横成排、竖成列的柑橘树生气勃勃,翠叶间,拳头巨细的青绿色柑橘已缀满枝头。
“公司流通2000余亩土地,首要栽培爱媛38、爱媛46、春见、金秋砂糖橘这些种类。”公司副总经理李鲡潇介绍。“作为一名党员,就得带头蹚新路、扛硬活。”他带领公司团队立异推行“烈风211农业”出产形式和“柑橘985”管理法,推行绿肥技能,公司成为四川区域绿肥技能推行运用的领军企业,完成化肥用量削减40%,根绝化学除草剂,本钱压低四成以上。基地栽培的柑橘深受商场喜爱,远销东北、江浙等地,年产量1200万元。“降本、增效、提质,这六个字是咱们党员给现代农业交出的答卷。”李鲡潇总结道。
脱离烈风农业,循着村道两旁的紫薇花树一路前行,便至三江王八饲养基地。在现场,一方方水田波光粼粼,工人们正将鱼虾饵料均匀撒向水面,激起片片涟漪,引得成群的有机王八抢先寻食。“咱们坚持生态饲养,投喂纯天然鲜活饵料小鱼虾等,运用中草药防治疫病,王八质量天然、口感鲜美,备受顾客喜爱,产品远销北京、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年产量500万元。”公司担任人杨香树笑容满面地说。
更妙的是包装——杨香树兴办了竹编包装厂,用本地毛竹织造礼盒。“王八是生态有机的,包装也要精巧地道!”杨香树说,兴办竹编厂的初衷是为了出产自家产品的外包装竹盒,因工艺精深、质量上乘,遭到不少农产品公司和业主的喜爱,现在已成为充国香桃、充国红薯、二荆条辣椒、西凤脐橙等国字号农产品的外包装。竹编厂还开发了凉席等系列新产品,年耗费毛竹300吨、产量100余万元,成为当地特色工业新亮点。
柑橘、王八、竹编,仅仅马龙村“一村十品”工业矩阵中的几颗闪亮明珠。依托杰出的自然生态禀赋,马龙村以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兴川地农业有限公司等七大农业主体和洪惠家庭农场等3家家庭农场为主干,精心培养了粮油、柑橘、莲藕、鲜鱼、王八、竹编、蜂蜜、西瓜、生猪、禽蛋十大特色工业,“一村十品”的工业画卷正生动打开,凝集起兴村富民的繁荣力气。
村庄开展的温度,终究要落在民生福祉上。工业引擎轰鸣之际,马龙村的复兴图景,更在宜居宜业的细微处温暖出现。
安居方能乐业。近年来,马龙村件件惠民实事落地生根:新建安饮工程5处,保证大众饮水安全;新装91盏路灯,照亮乡民夜归路;新建20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晋级提灌站,保证旱季工业园区灌溉无忧;新建水肥发酵池、堆肥棚,装备现代设备,变废为宝滋补良田;整治2公里工业路,疏通开展血脉;全面晋级园区电力系统,动力直达山顶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不只让乡民吃住行安心,更筑牢了村庄开展柱石。
“曾经自己种田,一年忙到头也没剩余什么钱,现在给园区打工有薪酬,土地流通还有租金,日子跳过越甜!”在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脱贫户庞开昭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感叹道。该公司终年用工200余人,季节性用工300余人,年发放务工薪酬120万元,牵头建立仁和镇柑橘工业开展联盟,担任技能指导、柑橘出售,带动周边12名栽培户创业增收。
在杨香树的有机王八基地、康养农家乐和竹编厂,30余名乡民完成安稳工作,这中心还包含多名残疾人和脱贫户。杨香树还带动周边残疾人开展有机王八饲养,其基地获评“残疾人创业演示基地”。
洪惠农家乐里,香气四溢的饭菜端上桌。“一切食材都是咱们自家的,上午才摘的蔬菜、现宰的鸡鸭,生态新鲜,咱们渐渐品味哈!”担任人庞颖热心地向门客介绍着菜品。自2019年返乡,庞颖一家扎根马龙村,运营家庭农场和农家乐,栽培粮油果蔬50余亩、饲养鸡鸭鹅500余只,并凭借电子商务平台出售农场和周边农户农产品,年收入达40万元,在小村庄把日子跳过越兴旺。
团体经济活水充沛涌流,特色工业遍地开花,大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起绘就了马龙村的复兴答卷,旧日的沉寂山村正蜕变成宜居宜业的和美家乡,沃野欢歌里跃动着村庄复兴的繁荣生机。
上一篇:惠民水利润泽南疆